據美國財政部數據,截至周三收盤,美債收益率多數續升,2年期美債收益率上行6BPs報5.1%,3年期美債收益率漲5BPs報4.89%,5年期美債收益率上行5BPs報4.67%,10年期美債收益率漲5BPs報4.61%,30年期美債收益率漲3BPs報4.73%,為2011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稍早,明尼阿波利斯聯儲主席尼爾·卡什卡利(Neel Kashkari)表示,如果貨幣緊縮行動沒有像美聯儲預期的那樣放緩經濟,那么可能不得不進一步加息。作為美聯儲的“鷹派”成員之一,卡什卡利今年在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上擁有投票權,因此他的表態在地方聯儲官員中較有份量。在本周前三天,他先后發表了央行利率有關的評論。
美國政府停擺或汽車工人長時間的罷工可能會減緩美國經濟增長,這或許意味著美聯儲不必使用自己的工具來緩解物價上漲的壓力。“如果這些下行的場景打擊了美國經濟,那么我們可能相應地需要減少收緊貨幣的程度,因為政府‘關門’ 和車企罷工勢必會造成經濟放緩的結果,”卡什卡利說道,“這之間確實有相互影響的作用,但我并不認為會出現這種情形。”
卡什卡利承認他就是這12位預測今年將再加息一次的聯儲官員之一,他同時支持明年也只降一次息。但他并不是最鷹派的那一個,因為有一位政策制定者甚至預期明年底的政策利率會在6%以上。
卡什卡利還指出,“如果不得不長時間維持較高的利率,那就是因為經濟基本面比我們想象的還要強勁,但‘飛輪’依然正在轉動。”他補充稱, “這并不絕對意味著經濟衰退的可能性更大,只是意味著我們需要較高的利率路徑才能打壓通脹率回落至2%。”
國金宏觀趙偉團隊在研報中指出,在中期內,美債期限溢價趨于轉正,成為長端美債利率的拉動項。風險溢價方面,通脹中樞的上行或波動率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已經成為市場共識,大概率增加經濟和貨幣政策的不確定性,投資者要求的風險溢價也會相應提高。
此外,美債的供求關系也出現了系統性轉變。供給方面,聯邦政府赤字率的中樞或明顯抬升;需求方面,在重回零利率之前,央行或難成為美債的邊際購買者。該機構研報提及,在期限利差倒掛、收益率轉負和股債相關性由負轉正的背景下,銀行、養老金等機構投資者配置長端美債的需求趨于下行;逆全球化伴隨著“去美元化”,海外配置美債的需求或也將趨于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