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組織召開科技成果評價會。由北京科技大學、南鋼、金恒科技等單位聯合開發的“寬厚板智能排產關鍵技術及應用”科技成果被評為“國際先進水平”,其中基于深度學習的寬厚板熱軋生產預測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這標志著南鋼成功斬獲其第165項達到或超越國際先進水準的產品(技術)創新項目,彰顯了該企業在科技創新領域的實力和地位。
項目評價委員會由中國工程院院士邵安林、唐立新等7位專家組成。據悉,南鋼擁有5000毫米寬厚板產線、3500毫米爐卷軋機產線和2800毫米中板產線,軋制寬度配置和產線布局合理、優勢明顯,產品規格實現寬、薄、中、厚全覆蓋。根據船舶與海工用鋼生產線質量能力分級評價,南鋼3條生產線全部入圍A級。
邵安林表示,智能制造已成為制造業發展的共同主題,是提升制造業核心競爭力的必然途徑。該項目具有復雜性,項目成果創新性強,希望項目成果能橫向同類推廣,縱向向前后工序擴展,帶動產業鏈協同制造能力提升。
唐立新認為,寬厚板產品是船舶制造的重要原料,在當前的國際環境下,船舶業的發展對國家具有重大意義,寬厚板技術成果具有廣闊應用前景。該項目成果邏輯清晰,具有創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