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后,該廠各生產車間參會人員迅速將生產計劃傳達給本單位全體職工,干部職工立刻投入到了“保品種、保質量”攻堅戰中。其實,像這樣的生產場景,自開展產線對標以來天天在該廠上演。
“與先進企業對標就是要認真查找差距,然后制定系統的整改方案。這次產線對標,我們就是要以先進企業為標桿,攻克制約品種鋼生產和質量的各種難題,全面提升品種鋼、特別是高附加值產品的生產能力。”該廠生產技術室主任陳軍利的話語堅定有力。
而在此時,轉爐跟班技術員李生福早已與中班人員一起開完班前會來到了轉爐平臺,督導操作工標準化作業、統計分析生產數據、與上下工序及時溝通解決生產問題,忙得不亦樂乎。
“開展對標以來,為確保品種鋼比例不斷提高、質量均衡穩定,我們所有技術人員深入生產班組,跟班指導,增強一線班組技術力量。”生產間隙,李生福解釋說。
在組織技術人員跟班指導的同時,該廠還積極優化生產組織。針對品種鋼生產合同量小、規格種類多的特點,該廠以連鑄生產為中心,重新優化了“列車時刻表”,實施“工序時間倒推”和“工序服從”生產模式。同時,積極推進連鑄“單機雙規格”生產組織模式,解決合同量小給生產組織帶來的沖擊,確保品種鋼比例不斷提高。
不僅如此,為了進一步穩定品種鋼質量,該廠還組織全體技術人員認真統計、梳理各項生產數據,逐月逐項分析,認真查找影響品種鋼質量的關鍵控制點。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實施了19項攻關,并根據現場生產實際情況,制定了近百項保證措施,持續提升連鑄板坯綜合合格率。
開展對標以來,該廠品種鋼比例始終保持在75%以上,4月份達到了84%的歷史最好水平。同時,該廠品種鋼質量也有了明顯提高,特別是汽車板內控合格率從對標前的90%提高到5月份的92%,6月份至今更是達到了95%的歷史最好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