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十月鋼材市場回顧
1、銀十鋼市“敗走”麥城鋼價跌至低谷
在“金九”爽約之后,銀十步其后塵,再次敗走麥城。10月份國內鋼材需求遠低于市場預期,鋼價延續弱跌走勢,部分品種的鋼材價格已經跌至谷底,大有跌無可跌之勢,因此,今年10月份鋼價窄幅震蕩運行為主,整體抗跌能力有所增強。

10月鋼價弱勢下行,跌勢有限。據中國鋼鐵現貨網(www.gtxh.com)市場監測數據顯示,截止10月29日,全國重點城市,25mm三級螺紋鋼均3483元/噸,較上月同期(9月29日)跌4元;6.5mm高線均價3484元/噸,環比上月跌42元;5.5mm熱卷均價3461元/噸,環比上月跌98元;20mm中厚板均價3424元/噸,環比上月跌87元;1.0mm冷板均價4357元/噸,環比上月跌73元。
2、原材料先強后弱鋼廠調價穩中偏弱
國慶節后,國內鋼鐵爐料價格整體穩中窄幅上揚運行,其中進口礦先漲后跌,下旬開始重歸弱勢;國產礦、焦炭、廢鋼價格總體平穩,窄幅震蕩整理;鋼坯市場反復震蕩,總體下行。

據中國鋼鐵現貨網(www.gtxh.com)原料市場監測顯示,截至10月29日,62%進口礦普氏指數報130.75美元/噸,環比上月同期跌0.75美元;山西二級冶金焦主流出廠1160元/噸,環比漲10-20元/噸;國產礦66%酸性干基含稅唐山報1090元/噸,環比漲10元;唐山150普碳鋼坯報價2970元,環比跌40元/噸。
進口礦

鋼坯

3、預期落空 鋼材供需雙弱
在金九行情落空后,市場原本對銀十繼續抱有較大的需求預期;然而,在國慶節后成交短暫好轉外,10月份下游用鋼需求整體保持平穩態勢,加上出口業務延續低迷,銀十旺季中,鋼材需求基本面平穩為主,辜負市場預期。

與此同時,在環保壓力、行業虧損加大、鋼廠訂單量下降等因素的綜合影響下,10月份開始,主流鋼企是乎總算是看清了形勢,檢修、減產情況明顯增多;中鋼協數據顯示,在10月上旬粗鋼日均產量降至212.81萬噸之后,中旬產量再次下降1%至210.68萬噸,產量降至近期相對低位,基本接近去年同期水平。但進入十一月份后,隨著鋼廠檢修陸續完成,若環保治理等政策面沒有重大變化的話,產量可能還將有回升的可能,整體供應壓力尚存。
4、經濟回暖確認政策紅利消退
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7.8%,前三季度累計增長7.7%,比上半年回升0.1個百分點,顯示宏觀經濟繼續呈現回暖態勢,預計全年實現GDP增速7.5%的目標沒有問題。9月份CPI同比上漲3.1%,漲幅較上月擴大0.5個百分點,PPI降幅繼續收窄,9月人民幣貸款也在增加;全社會用電量同比繼續增長,特別是規模以上企業盈利增速可觀。總之,我國的經濟總體回升通道,年度目標達成基本無憂,在這種情況下,國家將會把更多的精力轉移到促改革、調整經濟結構等方面上去,繼續出臺密集穩增長措施的可能性不大,政策紅利正在消失。
二、十一月份鋼材走勢預警
十月份鋼價基本是以弱跌收官,年內鋼材銷售傳統旺季已經成為過去時;在即將到來的十一月份,鋼市正式進入季節性淡季,且北方地區因氣候性因素鋼材需求會逐步降至冰點,未來供求矛盾會更加的突出;但是,行業對即將于11月召開的三中全會抱有一定的期望,政策紅利預期較強 鋼價有望觸底窄幅回升。關于11月我國鋼材市場運行方向,筆者提醒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變化。
1、鋼廠生產偏高但供應壓力仍存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9月份我國粗鋼日均產量在218.07萬噸,環比增長1.99%;鋼材日均產量311.83萬噸,環比增長5.14%,分別創下歷史最高水平。盡管進入10月份以來,我國主流鋼廠因為訂單減少、出口下降、“霧霾”等環境治理等一系列的因素生產有所下降,但日均粗鋼產量依舊在210萬噸以上高位,鋼市供應壓力仍存。
中鋼協最新數據顯示,10月上中旬粗鋼日均產量分別為212.81萬噸和210.68萬噸,旬環比分別下降1.11%和1.0%。但目前國內主要鋼廠開工率仍維持90%以上,反應鋼廠產量仍居高位。而國家近期雖然出臺了一系列的關于淘汰鋼鐵落后產能、環保治理等政策措施,但市場多認為僅為指導性文件,尚且缺少具體的實施措施,對降低鋼材生產效果十分有限。進入十一月份后,隨著鋼廠檢修陸續完成,粗鋼產量存在反彈的可能;但環境污染越來越嚴重,加之恰逢三中全會召開的關鍵時期,不排除國家在短時期內用強制措施關停一批高污染鋼企。總體來看,淡季來臨,需求面臨剛性減弱,而上游生產仍有反復,后市供應壓力還將繼續增加。
2、進入季節性淡季終端需求逐步走弱
轉眼即將進入11月份,預示著冬季的開始,鋼材市場傳統的季節性需求淡季來臨。一方面是北方地區氣溫降持續劇降,戶外工程項目施工進度放緩,將對線螺等建筑鋼材需求的釋放造成很大的影響。另外一個方面,進入年末后,保障房項目在9月底基本完成全年開工、建成任務的98%和87%,經過10月份的施工已經基本完成,后期對建筑鋼材需求的拉動作用有限。而鐵路建設投資在接下來的幾個月內會迎來加快推進期。
另外,最新數據顯示,中國10月匯豐制造業PMI初值升至50.9,創7個月新高,反應中小企業處于回暖階段,但作為主體的規模以上企業如何,還有待觀察。汽車行業產銷依舊名列前茅,家電業有所好轉,但造船工業下降依舊明顯,機械制造較為平穩,整體來看,未來制造業仍顯弱勢,對板材需求的拉動力可能有所減弱。
3、原料成本高位回落尚有下跌空間
10月份進口礦等主要燃原料價格先漲后跌,就進口礦而言,價格仍處高位;當前鋼價持續回落、環保壓力重大影響原料需求;但冬季來臨,鋼廠內部原材料庫存有限,即將進入冬儲季節,鋼企繼續打壓原料價格的支撐不足。雖然10月份鋼材產量小幅下降,但三季報中多數鋼廠盈利好轉,11月鋼廠開工或存在反復;與此同時,下游鋼市進入季節性淡季也將影響燃原料價格走勢,加上主流鋼廠最新一期的報價多以穩中下調為主,成本壓力也在回升。因此筆者認為,11月份進口礦等原料價格還將走弱,但下跌空間有限。
4、三中全會政策預期矛盾機遇挑戰共存
時間進入年末,從今年的經濟回暖情況來看,國家層面不大可能像去年一樣出臺更多的穩增長措施,值得期待的是即將于11月9日召開的十八界三中全會,將對全面深化改革問題并作出總體部署。房地產調控,環境污染治理、土地改革等多領域有望出臺決策性文件,整體來說,市場對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政策紅利有一定的預期,就鋼鐵行業而言,預期中的市場信心將增加。另外,已經出臺的淘汰落后產能政策、環境治理政策的執行也將更加的深入,如果得力,也將對后期鋼市起到明顯的提振作用。
5、北鋼南運開啟南方市場壓力大增
冬季悄然來臨,北方地區因為冰凍雨雪天氣增多而導致戶外施工項目進度必然放緩,影響建筑鋼材需求的釋放,今年的鋼材冬儲前景不明;但“北鋼南運”活動卻已經開啟,進入11月后規?;驅⒅鸩綌U大,屆時南方地區鋼市供應壓力可能增大;加上當地本身也將面臨季節性需求下降的硬傷,因此,11月份,國內鋼材供求矛盾走強是乎成為必然,或將繼續制約鋼價的走勢。
綜合觀點:鋼材市場下游需求正在進入季節性淡季行情,盡管有鐵路投資加快在支撐,但房地產市場面臨更加嚴峻的政策調控;且穩增長的政策紅利也在逐步消退,雖然市場對于三中全會抱有較大的希望;但是產能過剩壓力不減,原材料市場又在走弱,且資金流動性松動的可能性不大;加上鋼價的持續下降已經使得市場信心不足。因此,筆者認為,11月份鋼價走勢整體繼續弱勢震蕩為主,或在月中旬三中全會期間有短期反彈行情出現;重點關注政策面及鋼廠生產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