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被英國《衛報》譽為“現代世界七大奇跡之一”的珠港澳大橋順利合龍。消息傳來,馬鋼上下為之振奮和鼓舞,由馬鋼自主研發的H型鋼,依托抗風抗彎抗壓抗震等優越性能為這座大橋撐起了“頂梁柱”。
珠港澳大橋總投資700余億元,全長近50公里,海底隧道長6.7公里,是世界最長、使用年限最久的跨海大橋,用鋼總量超過40萬噸,足以建造60座埃菲爾鐵塔。其陸地施工、海底作業錯綜復雜,工藝要求、設計標準、產品性能和工程技術管理等十分苛刻。其中,第一座高塔青州航道主塔高163米,是跨度最大、主塔最高的通航孔橋,此外,大橋所要求的可抗擊每秒51米的風速,相當于抗御16級臺風和8級地震,以及確保使用壽命達到120年的工藝技術標準,令施工方、監理方、制造方都倍感壓力重重。
馬鋼為攻克各種復雜性、不確定性技術難題,積極組織型材部APQP(產品先期策劃與質量工作)小組和新成立的長材事業部聯合進行項目技術論證、項目技術審查、項目工藝分解,全盤掌握項目對產品性能的總要求,同時嚴格按照設計方提供的相關技術標準,逐項進行消化、吸收,并依托馬鋼比較成熟的生產工藝,研發生產大橋所需的600mmx200mm的H型鋼,產品通過第三方供應送入珠港澳大橋施工現場,經檢驗完全達到技術要求,項目部立即與馬鋼簽訂了供貨1萬多噸的供應合同。供應期間,馬鋼認真履行合同,嚴格按照項目部各個節點進度要求精準發貨,確保了大橋有序建設,受到了設計方、施工方、監理方一致好評。
據悉,珠港澳大橋于2009年12月15日開工建設,預計2017年底建成通車。建成后,香港與珠海由目前3個多小時縮短為20至30分鐘,將首次實現珠、港、澳陸海對接。大橋的建成對中國大陸保持對香港、澳門的長期繁榮穩定將起到更加積極的“橋梁紐帶”作用,對加快珠三角地區經濟建設發展乃至與東盟地區的良好合作都具有深遠而積極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