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澎湃新聞從首鋼集團官網獲悉,2月28日,國家體育總局與首鋼簽署了《關于備戰2022年冬季奧運會和建設國家體育產業示范區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在建設高水平冬奧核心區、共建國家體育產業示范區、建設體育總部基地、設立京冀協同發展體育產業基金、爭取體育產業自貿區專項政策等5方面加強合作。
其中,在建設冬奧核心區方面,首鋼利用廢舊廠房改建國家隊訓練場地,保障短道速滑、花樣花滑、冰壺、冰球等項目11支國家隊45個小項的訓練需求。配套建設冬奧廣場相關項目,完善冬奧核心區的綜合配套服務功能。
國家體育總局局長助理、黨組成員李穎川(右)與首鋼總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靳偉簽約。
實際上,在首鋼老廠區北區的的建設方案中,冬奧廣場和首鋼工業遺址公園、石景山景觀公園、城市織補創新工場、公共服務配套并稱為5大功能。
據介紹,冬奧廣場位于北區中部,通過對西十筒倉、制粉車間、燃氣車間等工業遺存改造,為冬奧組委入駐提供辦公、生活配套等綜合服務,依托秀池、群明湖等首鋼現有的景觀環境優勢,為冰雪運動等體育文化產業發展提供空間載體,適度創立一個中國冰雪運動教育基地,借助冬奧會,推動冰雪運動在中國的發展,將該區域打造成為展現工業之美、冬奧之美的綠色生態區。
首鋼老工業區的形成源于首鋼2005年開始的搬遷大調整。彼時,在中國申奧成功的大背景下,為改善北京環境質量,首鋼將鋼鐵產業的冶煉部分遷往河北曹妃甸等地,首鋼搬遷和北京西部地區功能調整優化的大幕同時開啟。
2011年1月,首鋼搬遷正式結束,圍繞首鋼老工業區的調整轉型難題正式進入攻克階段。2013年,首鋼老工業區被國家確定為城區老工業區搬遷改造首批試點。
2014年9月,北京市發布《關于推進首鋼老工業區改造調整和建設發展的意見》(下稱“《意見》”)和《關于推進首鋼老工業區和周邊地區建設發展的實施計劃》兩個政策文件,標志著首鋼老工業區調整轉型的重點政策難題基本破解,首鋼老工業區將進入改造調整和轉型升級的實質性階段。
《意見》中明確,首鋼老工業區,指新首鋼高端產業綜合服務區中首鋼總公司的權屬用地范圍,包括首鋼主廠區、首鋼二通廠區、首鋼特鋼廠區、首鋼第一耐火材料廠區,面積約9平方公里。而整個新首鋼高端產業綜合服務區,占地面積8.63平方公里,規劃建筑面積1060萬平方米,加上周邊的二通園區、首特鋼園區以及豐臺、門頭溝部分區域在內的協作發展區,共占地22.3平方公里。
《意見》發布的同時,還公布了17項重點任務及具體負責單位。按照《意見》,據初步匡算,首鋼老工業區的開發建設資金約2000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首鋼老工業區的調整轉型工作在外界看來并不順利。在前述兩項政策發布之前,首鋼老工業區已閑置近4年之久。北京市發改委產業處相關負責人曾對外表示,長期以來,制約首鋼老工業區改造調整和建設發展主要有兩大因素:一個是政策,另一個是體制機制。
澎湃新聞查閱首鋼官網,新首鋼高端產業綜合服務區目前已啟動的項目僅顯示為2項,即西十•筒倉創意廣場和二型材互聯網•金融產業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