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最新發布的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報收于574元/噸,環比上漲10元/噸。價格指數連續第二期上行,累計上行12元/噸。據CCTD中國煤炭市場網了解,近期產地市場價格有所增長,尤其內蒙古市場因環保督查組進入,煤管票受限,對產量的有效釋放產生較大影響,煤炭供給呈現階段性偏緊局面,同時價格有所上漲并逐漸蔓延至山西、陜西市場,最終推升港口環節價格進入上行通道。在煤炭價格進入上升通道后,部分貿易商開始聚攏貨源,更多貿易企業對7月煤炭需求持樂觀態度,“賭”漲情緒不斷升溫,從而放大了北方港口的煤炭價格漲幅。
事實上,我們應清醒的看到,本輪煤炭價格上漲,固然有其基礎條件,比如氣溫、“煤管票”等事件,但整體來看,目前煤炭供需兩端都比較平穩,港口及電廠庫存波動不大,也不存在缺煤的情況,特別是在目前大的經濟環境下,政策措施也能保障市場穩定。2017年年初,發改委等四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平抑煤炭市場價格異常波動的備忘錄的通知》,該通知指出,以2017年為例,當動力煤價格位于綠色區域(500元/噸--570元/噸),充分發揮市場調節作用,不采取調控措施;當價格位于藍色區域(570元/噸--600元/噸或470元/噸--500元/噸),重點加強市場監測,密切關注生產和價格變化情況,適時采取必要的引導措施;當價格位于紅色區域(600元/噸以上或470元/噸以下),啟動平抑煤炭價格異常波動的響應機制。
業內分析認為,當前短期市場上行加快,借機炒作的痕跡比較明顯。由于價格的上行,短期貿易商又出現惜售現象,港口市場報價也比較混亂,后期價格如不能維持上行態勢,就可能出現集中拋貨現象。目前,煤炭價格總體處于2013年以來高位,行業盈利狀況向好,這也是從去年以來,國家煤炭去產能等措施取得的巨大成效,避免了行業內風險外溢。在目前狀態下,行業內的龍頭企業更應該積極起到穩定市場作用,避免參與到短期的價格投機中去。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沿海六大火電的日耗56萬噸只是上周日的數據,而沿海電廠到6月21日的負荷也僅58萬噸,可用天數已經升高到22天左右,這意味著電廠采購高價市場煤的熱情很可能接近冰凍,畢竟不少大電廠的長協煤還沒有兌現完。當前煤炭需求面并沒有大的改觀,雖然馬上進入迎峰度夏高峰期,但近期國家表示允許部分優質煤礦核增生產能力,從整體市場的情況來看,煤價上漲空間非常有限。
“分析人士指出,目前市場其實更應該擔心的應是這次價格上行對市場平穩帶來的損害。”
首先,下游的需求只是表面誘因
下游的需求只是表面誘因,真正因素大多是人為的囤貨炒作,別讓貿易商賺取了利潤,損害了上下游的關系和利益。
其次,傳統淡季運費不高給下游采購留有一定空間
一旦運費接近冬節運費,下游采購必定會尋求其他空間,比如轉向進口煤。
再次,煤炭市場變化非一朝一夕之力
沒有堅實的基礎與長時間的醞釀,說漲即漲只能說明有大批貿易商在捂貨惜售,乃至“興風作浪”,供應端和需求端均應“心明眼亮”,切莫推波助瀾。
總體來看,目前國內煤炭生產較為穩定,國內煤礦大都按照330個工作日組織生產,當前雖受制于山西環保督察和內蒙地區煤管票、火工品管控,煤炭供給受到一定限制,但后期市場更應該關注煤價能否處在合理區間運行,以便更好保證產業鏈的健康平穩運行。
事實上,我們應清醒的看到,本輪煤炭價格上漲,固然有其基礎條件,比如氣溫、“煤管票”等事件,但整體來看,目前煤炭供需兩端都比較平穩,港口及電廠庫存波動不大,也不存在缺煤的情況,特別是在目前大的經濟環境下,政策措施也能保障市場穩定。2017年年初,發改委等四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平抑煤炭市場價格異常波動的備忘錄的通知》,該通知指出,以2017年為例,當動力煤價格位于綠色區域(500元/噸--570元/噸),充分發揮市場調節作用,不采取調控措施;當價格位于藍色區域(570元/噸--600元/噸或470元/噸--500元/噸),重點加強市場監測,密切關注生產和價格變化情況,適時采取必要的引導措施;當價格位于紅色區域(600元/噸以上或470元/噸以下),啟動平抑煤炭價格異常波動的響應機制。
業內分析認為,當前短期市場上行加快,借機炒作的痕跡比較明顯。由于價格的上行,短期貿易商又出現惜售現象,港口市場報價也比較混亂,后期價格如不能維持上行態勢,就可能出現集中拋貨現象。目前,煤炭價格總體處于2013年以來高位,行業盈利狀況向好,這也是從去年以來,國家煤炭去產能等措施取得的巨大成效,避免了行業內風險外溢。在目前狀態下,行業內的龍頭企業更應該積極起到穩定市場作用,避免參與到短期的價格投機中去。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沿海六大火電的日耗56萬噸只是上周日的數據,而沿海電廠到6月21日的負荷也僅58萬噸,可用天數已經升高到22天左右,這意味著電廠采購高價市場煤的熱情很可能接近冰凍,畢竟不少大電廠的長協煤還沒有兌現完。當前煤炭需求面并沒有大的改觀,雖然馬上進入迎峰度夏高峰期,但近期國家表示允許部分優質煤礦核增生產能力,從整體市場的情況來看,煤價上漲空間非常有限。
“分析人士指出,目前市場其實更應該擔心的應是這次價格上行對市場平穩帶來的損害。”
首先,下游的需求只是表面誘因
下游的需求只是表面誘因,真正因素大多是人為的囤貨炒作,別讓貿易商賺取了利潤,損害了上下游的關系和利益。
其次,傳統淡季運費不高給下游采購留有一定空間
一旦運費接近冬節運費,下游采購必定會尋求其他空間,比如轉向進口煤。
再次,煤炭市場變化非一朝一夕之力
沒有堅實的基礎與長時間的醞釀,說漲即漲只能說明有大批貿易商在捂貨惜售,乃至“興風作浪”,供應端和需求端均應“心明眼亮”,切莫推波助瀾。
總體來看,目前國內煤炭生產較為穩定,國內煤礦大都按照330個工作日組織生產,當前雖受制于山西環保督察和內蒙地區煤管票、火工品管控,煤炭供給受到一定限制,但后期市場更應該關注煤價能否處在合理區間運行,以便更好保證產業鏈的健康平穩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