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芯鋁的價格是每噸9410元;高碳錳鐵的價格是每噸5460元;高碳鉻鐵的價格是每噸7210元......現在,我們噸鋼可降低鋼芯鋁消耗0.5kg,降低錳鐵消耗0.6kg,降低鉻鐵消耗0.8kg......"5月6日,河北鋼鐵集團石鋼公司煉鋼廠2號轉爐主控室里,拿著計算器,舞動著手指做韻律操的是連鑄一段技術段長張紅衛,他嘴里念叨的則是他們最近正在進行的一項降本攻關活動。他們優化轉爐底吹模型,提高鋼水錳鉻殘余量,降低轉爐終點碳氧積,從而降低脫氧劑消耗和提高合金吸收率。4月份,通過嚴格上述措施,他們成功降低合金成本12.81元/噸。
在張紅衛的身邊,當班班長周建永正在與合金工劉雪源也正將計算器按得劈啪作響,他們是在根據排產訂單上的鋼種計算高碳合金對低碳合金替代量。忙碌之余,劉雪源告訴記者,據測算,低碳鋼種(碳含量為0.17至0.30%)的產量約占當前排產量的8%,而高、低碳合金的價格差平均為3000元/噸。以每爐代替量300kg計算,可降低合金成本1.2元/噸。
在LF爐生產現場,戴著口罩和煉鋼鏡的精煉工正在將測溫槍深深地刺進鋼包,隨著一流鋼花飛過,溫度顯示屏上的數字赫然定格在1530℃,鋼水溫度適宜第一包開澆,呼叫天車,可以送鋼。生產過程一氣呵成,可是卻又少了點什么?精煉一段段長王強似乎看出了記者的疑問,他解釋說:"我們努力提高鋼水的純凈度,并采取了停用硅鈣線新技術,取消了喂絲這道工序,合金成本也順勢降低了1.2元/噸。"
涓涓細流,匯成江河。4月份,煉鋼廠通過優化多項工藝措施,在確保產品質量的前提下共降低合金成本18.25元/噸,這樣算下來,一個月就能降低成本270萬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