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鋁電解生產體系里,陰極鋼棒扮演著極為關鍵的角色。其不僅對生產過程中的能耗分配與散失起著管理作用,還是維持整個電解系統高效、穩定運行的關鍵。相關數據顯示,在電解鋁生產總成本構成中,陰極鋼棒所產生的電能消耗占比高達30%。這意味著,陰極鋼棒的導電性優劣,直接影響著電解鋁生產中的電流損耗程度。”宏興股份鋼鐵研究院線棒研究所主任工程師劉鵬說,要推動鋁行業升級換代,就需要應用更大斷面、更低電阻率的陰極鋼棒,真正為電解鋁行業技術進步和成本持續降低提供有力支撐。
早在2017年,酒鋼便開啟了陰極鋼棒的研發征程。基于對自身大棒線生產特點的深入剖析與精準把握,酒鋼精心規劃并制定了一套適用于大棒線生產的高導電陰極鋼棒工藝開發路線。一年后,酒鋼成功實現技術突破,在普通材質陰極鋼棒的生產基礎之上,順利開發高導電陰極鋼棒,在行業內初嶄頭角。
然而,酒鋼并未滿足于這一階段性成果。經深入研究與實踐驗證發現,盡管研發已經取得初步成效,但該產品在工藝層面仍存在可優化空間。其中,強度性能方面的優化需求尤為突出。“在電解過程中,大電流通過陰極鋼棒時,會使其產生自發熱現象。隨著在線服役時間不斷增加,陰極鋼棒還會發生蠕變現象。而陰極鋼棒作為電解槽的關鍵結構部件,必須具備足夠的抗蠕變強度,才能保證整個電解過程穩定、高效運行。”劉鵬解釋道。
從今年開始,技術人員順應電解鋁行業的發展趨勢,以客戶需求為核心指引,在關注產品成分變化的同時,聚焦強度指標,積極開展高強超高導電陰極鋼棒產品的研發與生產。
立足酒鋼自身特點,技術人員精準設計冶煉成分,嚴格把控軋制操作,打造出利于企業發展的高強超高導電陰極鋼棒工藝路線——
技術人員積極參與高導電陰極鋼棒行業標準的編制,重新確定高導電電極扁鋼指標評價體系,開展高強、超低碳、超低硅、適中錳含量的鋼水冶煉技術及導電性影響規律研究,形成了新一代高導電電極扁鋼制備工藝及技術規范并在全行業推廣,引領電解鋁行業合理規范用鋼。同時,制定并實施嚴格的生產試驗方案。在孔型設計上,對各道次孔型進行“精細雕琢”,確保鋼材在軋制過程中精確成型。在軋制工藝參數調整上,嚴控張力、軋制速度、溫度等關鍵參數。在表面質量控制上,引入先進的表面處理技術與檢測手段,對鋼棒表面進行全方位監控與處理,有效提升了表面質量。
歷經全方位的創新研究,酒鋼高強超高導電陰極鋼棒順利下線。經檢測,陰極鋼棒的屈服強度、抗拉強度、熱膨脹系數、熱導率、電阻率等關鍵性能指標完全滿足相關標準要求,為電解鋁產業綠色升級奠定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