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天鋼 新發展 新征程
全聯冶金商會二屆三次會長,德龍集團、新天鋼集團董事長丁立國
新天鋼集團成立于2019年4月,是由德龍集團混改天津原渤海鋼鐵集團的天鐵集團、天鋼集團等18家鋼鐵企業重組而成。混改以來,新天鋼秉承著黨建、綠色、創新、精益、數字、幸福六大發展理念,克服了文化融合、歷史遺留、新冠疫情、市場跌宕等諸多困難和問題,實現了混改實質性落地,經營業績不斷突破。
具體實踐中,新天鋼通過黨建引領,紅爐鑄魂,充分挖掘和發揮混改企業優勢;轉變觀念,凝心聚力,雙向融合提振干部職工信心;轉換機制,優化結構,市場化改革激發企業活力;優化管理水平,提升工藝技術;推進精細化財務管理,打造學習型、管理型、服務型財務管控模式;升級裝備,加強研發,補齊短板提升企業競爭力;加大環保投資,綠色發展補上歷史欠賬;搶占先機、積極推進,數字化推動傳統企業轉型這八大舉措,讓企業轉換機制、涅槃重生。
實踐證明,黨建是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成功的根基和保障,民營機制和國企紅色傳承是混改企業的“兩大法寶”,文化雙向融合、職工雙向轉變是企業混改成功的重要措施。“十四五”時期,新天鋼人將“理想不改、創新不止、事業向善、惟有奮斗”作為指引,多煉鋼、煉好鋼,堅持實業報國理念,打造鋼鐵工業典范,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力量。
深耕綠色化智造 賦能高質量發展
全聯冶金商會二屆二次會長,中天鋼鐵集團董事局主席、總裁、黨委書記董才平
中天鋼鐵集團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聚焦綠色鋼城、聚力智能制造、聚能轉型升級、聚合文化之力、聚強人才隊伍,全面推動高質量發展。
中天鋼鐵堅持以“百年基業,綠色鋼城”為發展目標,精準定位“與城市共生共榮的和諧示范性鋼鐵企業”,將綠色環保作為企業發展的底線,已累計投入超150億元,通過新技術和新工藝的大力改進,實施全流程超低排放、全封閉料場建設、無組織排放改造等環保技改提標工程,全員行動,奮力走在綠色發展、環保創A最前列;通過新科技與新能源的優化利用,不斷加強能源管控,持續發展循環經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堅決貫徹和落實好能耗“雙控”行動;通過工業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建設智能管控中心,整合生產、物流、能源、安全、環保,實現“五部合一”的生態管理,全面踐行綠色發展。
同時,面對5G技術、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蓬勃發展的新浪潮,中天鋼鐵主動破題向前,持續加快“兩化”“兩業”融合發展。在技術上、管理上、運營上持續助推企業全流程、全方位提升,實現企業從傳統鋼鐵生產到“智慧中天”的華麗升級。
貫徹新發展理念 構建低碳新優勢
全聯冶金商會二屆一次會長,建龍集團董事長、總裁張志祥
“雙碳”背景下,碳排放水平和能耗水平將成為鋼鐵企業生存發展的前置評估條件,建龍集團高度重視“碳達峰、碳中和”相關工作,針對煤炭消耗、電量消耗和物流運輸三大碳排放源,統籌低碳園區建設、多能互補智能微電網建設、革命性低碳技術創新及數字物流等四條路徑,著力實現建龍集團低碳發展目標。
加快制定低碳規劃,強化頂層設計。成立建龍集團低碳工作推進委員會,組織各子公司科學合理編制具有自身特色的低碳發展規劃,編制建龍集團低碳發展時間表和路線圖,加快綠色轉型發展。
加大科技創新力度,促進節能減碳。加強余熱回收技術創新應用;強化氫冶金前沿技術攻關;立足鋼鐵全流程能效和自發電率提升,降低噸鋼綜合能耗;加強與國內一流科研院所的合作,共同研發低碳技術、綠色產品。
加快能源結構變革,推動綠電使用。與綠色電力頭部企業建立戰略合作關系,推動廠房屋頂分布式光伏及廠區周邊集中式風電、光伏項目建設;加快提升企業清潔運輸比重;立足東北地區生物質資源優勢,投資建設黑龍江生物質發電項目,加快推動能源結構變革。
爭做新時代科技創新排頭兵
全聯冶金商會常務副會長,沙鋼集團董事局常務執行董事、總裁龔盛
創新是企業發展的源動力,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在46年的發展歷程中,沙鋼堅持與黨的政策同向,與國家命運相連,樹立“建設精品基地、打造百年沙鋼”的企業發展愿景,緊隨世界鋼鐵發展潮流,不斷引進一流裝備,創新一流技術,將科技創新作為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利器,堅定不移走“質量興企”之路。
沙鋼高度重視創新體系的搭建和完善,經過長期耕耘,目前旗下擁有多個創新研發平臺,平臺的搭建和人才的集聚,為企業產品研發及現場工藝技術改進以及冶金共性技術及行業前瞻性技術研究,作出了積極貢獻。沙鋼還推動成立了科學技術協會,定期舉行創新暨質量提升總結大會,激發集團全員科技創新積極性,營造濃厚創新氛圍。同時,沙鋼集團通過優化品種結構、強化高端研發、推進智能管控不斷強化高端產品研發;大力推動工藝變革創新、推動環保技術創新、推動群眾性創新;通過重視企業知識產權、積極參與行業標準制訂不斷提升企業創新影響力;通過自主培養、外部引進、聯合培養加快推進人才引進培養,努力將企業打造成為具備全球技術創新競爭力的現代化鋼鐵集團。
圍繞“打造世界一流鋼企”目標,沙鋼將繼續加大創新力度,特別是圍繞科技創新,著力打造綠色、精品、智慧企業,不斷創造和壯大企業競爭優勢,努力為“百年沙鋼夢”提供源源不斷的科技支撐。
優化創新生態 激活發展“核動力”
全聯冶金商會常務副會長、永鋼集團董事局主席吳耀芳
永鋼集團聚焦創新平臺建設、科技成果轉化、高端人才集聚,不斷優化企業創新生態,激活高質量發展“核動力”。
自主創新“搭臺子”,下好發展“先手棋”。聯合成立綠色制造熔接技術研究所,打造開放式研發服務平臺,攻克“卡脖子”的關鍵技術與產品。投資5億元建設永鋼集團科創中心,吸納和培養高端人才。
創新研發“金種子”,淬煉硬核競爭力。近年永鋼集團不斷加強產品創新研發,近三年,共計研發新產品233個,涵蓋建筑領域、能源領域、交通領域。2021年6月,永鋼集團的7件發明專利,獲得了金融機構一筆10億元的發明專利權質押融資。
筑巢培育“好苗子”,打造引才強磁場。永鋼始終秉承“人才是第一資源”的理念,加快推進人才隊伍專業化建設,培育一批理論知識扎實、技能技藝精湛、具備創新品格、擁有工匠精神的應用技術人才;在多所院校設立“永鋼獎學金”“永鋼基金”,以獎助學,激勵學子立志成才。
營造濃厚科技創新氛圍。永鋼先后建立研發管理、經費保障、知識產權、科研外協、人才激勵等機制,構建科技創新系統。出臺10余項管理及激勵制度,為各級各類創新活動提供制度保障。“十四五”期間,永鋼將搶抓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帶來的人才集聚優勢,引進“頭雁”領軍型高端人才,充實到生產、管理、技術研發隊伍,為打造具有全球一流競爭力的綜合性企業集團集聚強大動能。
跨國重組讓鋼企“出海”乘風破浪
全聯冶金商會獨立監事、敬業集團董事長李趕坡
敬業集團是全球大型螺紋鋼生產基地、國家高強鋼筋生產示范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在全球22個國家設立了分公司和辦事處,產品出口到80多個國家和地區。同時,培養出一大批國際業務骨干,為敬業集團的國際化布局奠定基礎。
貿易國際化只是第一步,敬業的目標是做全球鋼材和金屬制品供應服務商、全球小礦種及各種能源的貿易商。為此,集團先后派出多支團隊到東南亞各國、非洲、美洲、歐洲考察收購建廠。
英國鋼鐵公司是英國第二大鋼鐵企業,2019年5月宣布破產,敬業集團認為此乃進行全球化布局的重大機遇,隨即組織團隊到英鋼實地考察。當年11月11日,敬業與英鋼簽訂收購協議,被稱為當年“雙十一”最大的一筆訂單。敬業集團以英鋼文化和管理為基礎,引進敬業特有的經營理念,組建中西融合的領導班子,實行雙核心領導體制;成立改革辦公室,領導英鋼改革;敬業集團的中國同事扎根各廠部,配合英鋼同事開展工作、熟悉情況。
為方便管理,敬業集團將分布在兩個國家的6條軋鋼線全部劃歸生產系統,捋順生產鏈條;為穩定客戶,保留英鋼原來的銷售方式;同時與246家較大供應商逐一談判,簽訂新合作協議。自2021年2月起,英鋼整體實現扭虧為盈,并持續盈利。
此次收購是敬業集團開展國際產能合作的重要成果,向世界鋼鐵行業展現了中國鋼鐵的影響力和競爭力,為中英關系和“一帶一路”注入新動力。
黨建引領企業高質量發展
全聯冶金商會副會長,陜鋼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楊海峰
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企業的“根”和“魂”,陜鋼集團黨委堅持黨的領導和公司治理有機統一,讓光榮傳統和獨特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
把握方向、找準路徑,構建支撐高質量發展的現代化公司治理體系。明確“125448”陜鋼中長期發展戰略,同時把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各環節,嚴格“三會一層”任期制,建立完善了“三會一層”各類會議議事規則,形成了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協調運轉、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機制。將黨建工作要求寫入公司章程,明確黨組織研究討論是董事會、經理層決策重大事項的前置程序,充分發揮黨委會對重大事項的把關作用。
管好大局、融入中心,深化改革向一流企業邁進。為優化人才發展環境,最大限度激發企業人才創新創造活力,陜鋼集團提出了企業家人才隊伍、經營管理人才隊伍、專業技術人才隊伍、高技能人才隊伍和黨群工作人才隊伍“五支人才隊伍”建設戰略,形成了系統實施方案并推進。
保障落實、強根鑄魂,厚植國有企業黨建優勢。實施“黨建領航、班子引領,干部走在前列”工作機制。堅持“感恩、知責、律己、有為”班子建設方針和“干部就是解決問題”的鮮明導向,建立黨委工作目標管理、精細管理、計劃管理模式,以時間節點步步夯實領導班子工作責任,使每一位班子成員都始終要“跳起來摘桃子”。
打造百年綠色榮程
全聯冶金商會副會長、榮程集團董事局主席張榮華
榮程集團堅決貫徹新發展理念,以“打造百年綠色榮程”為愿景,以“數字化轉型綠色低碳高質協同發展”為戰略,以“制造商、智造商、服務商、整合商、集成商”為目標,以“實業為根、文化為本、科金為王、平臺為體、數字為核”為宗旨,以綠色高質量發展為主線,圍繞“五生”(生命、生活、生態、生產、生物)核心要素,秉承“五共”(共和、共生、共享、共贏、共榮)商業理念,“兩翼”助力主體實業發展,形成了“1+7”(集團總部+四子集團、研究院、學院、基金會)總體布局,鋼鐵能源、經貿服務、科技金融、文化健康四大業務板塊發展實力顯著增強,從而實現“智云、智運、智造”三智合一的榮程模式,城鄉結合、產城融合、產融聯動、產教聯合、產研協同、打造城鄉產融一體化的發展模型,重構產業生態鏈。
榮程集團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持續加大減污降碳工作力度,累計投入超50億元,超低排放治理率先完成,噸鋼碳排放達到國內領先,智能制造水平不斷提升。今年1-10月份,污染物排放量同比下降13.97%,噸鋼污染物排放量同比下降9.08%,碳排放總量同比下降22.08%,噸鋼碳排放強度同比下降16.75%,綠色已經成為企業發展的強大競爭力。
打造世界級型鋼生產基地
全聯冶金商會副會長,津西集團董事長、總裁韓敬遠
多年來,津西以型鋼及鋼板樁等高端綠色建材產品為龍頭,持續深化產品研發創新,致力型鋼領域深耕細作,全力打造全球最大型鋼生產應用基地。
立足國際領先的裝備技術,建有多條專業化、系列化、規模化型鋼生產線。自2006年起,先后引進和建設多條技術先進的生產線,具有自動化程度高、生產效率高、設備精度高等特點,不斷提升中國鋼鐵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影響力。
以構建完整型鋼產品體系為導向,推進產品升級,部分產品填補國內外空白。津西主導型鋼產品已形成134個系列、372種規格,實現專業化、系列化、規模化,遠銷33個國家和地區,在型鋼領域形成獨特的競爭優勢。
以H型鋼及鋼板樁為龍頭,延長產業鏈,推動傳統建筑方式及施工方式變革。2013年打破國外技術封鎖,引進、消化、吸收,在H型鋼生產線上改造,軋制出鋼板樁產品,填補國內空白,成功解決該產品完全依賴進口的卡脖子難題。
以科技創新為驅動,擁有雄厚研發實力,持續推進高質量發展。津西堅持創新驅動,強化科技研發,依托“裝配式標準化鋼結構建筑研究院”“國家認可實驗室”“省級技術中心”,并先后與高等院校合作成立產學研平臺,擁有200余人的科技創新團隊,累計獲得國家授權專利上百項、參與鋼標準制修訂82項,堅持以科技創新筑牢世界級型鋼生產基地的根基。
創新驅動推進產業轉型升級
全聯冶金商會副會長,南京鋼鐵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黃一新
南鋼打造“創新發展、數智化轉型、新產業裂變”三條發展曲線,形成了金屬新材料和新產業雙主業發展新局面。
近年來,南鋼持續加大研發投入,2020年研發投入21.25億元。與國際高端院所深入合作,開展了360余項產學研項目,形成了一系列核心產品和技術。目前,109個產品達到國際領先或先進水平,在大厚度止裂鋼、超寬超薄超高強鋼等領域,解決制約我國高端制造業發展“卡脖子”技術和產品70余項。
南鋼踐行綠色、循環、低碳發展理念,緊抓環保提升、超低排放改造和生態保護,有組織排放和清潔運輸全面達到超低排放要求;第一時間成立了公司低碳工作領導小組,現正在籌備成立產業研究院,聚集國內外優勢資源開展“雙碳”工作。今年9月8日向社會公布了南鋼“碳十條”,按照源頭減碳、過程降碳和末端固碳的總體思路,從能效提升、綠色能源等十個方面持續推進節能減排、協同減碳。
南鋼積極踐行高質量轉型發展,已投資146億元,控股及參股32家優質企業,匯聚了一批“專精特新”企業,新興產業集群效應初步顯現。同時,積極踐行“產業×投資”策略,成立南鋼產業升級轉型基金,一期規模10億元,持續關注綠色低碳、高端制造等新興產業投資。未來南鋼將加速布局綠色能源、綠色制造、綠色交通、綠色城市等低碳綠色產業,充分發揮產業平臺補強投資的延鏈、補鏈、強鏈能力。
黨建工作是創新發展的制勝法寶
全聯冶金商會副會長,泰山鋼鐵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總裁王永勝
泰山鋼鐵奉行“泰鋼姓黨”這個信念,堅決聽黨話、跟黨走。1984年企業恢復生產時,就確定了黨的領導、思想政治工作、企業管理和科技進步“四個輪子”發展戰略,黨的領導和思想政治工作是“前輪”“方向輪”,企業管理和科技進步是“后輪”“動力輪”。
黨建基礎抓得牢。從一直堅持黨委議事制度、強調政治工作和經濟工作一道去做,到近年來改進黨政干部任用機制,注重“一崗雙責”,把會抓黨建、會做思想政治工作的廠長經理發展成書記,把懂生產、懂現場的書記培養成廠長經理,做到了政治工作與經濟工作互促共進。
思想政治工作抓得緊。注重為職工辦實事,建立民主議事會制度,黨員干部實行“一對一”包班服務,堅持每個月辦一件實事。與此同時,各種形勢宣講、模范評選、指標競賽、文體比賽等活動接連不斷,極大地凝聚起了職工干事創業的正能量,做到了思想不亂、隊伍不散、干勁不減。
模范帶頭作用發揮得好。注重“雙向培養”,堅持把骨干發展成黨員,把黨員骨干培養成經營管理人才,實現各類人才的共同發展。目前,一線骨干黨員數量占到80%以上,管理干部黨員數量占到92%,形成了一支爭創一流、比學趕超的隊伍。常年開展“黨員先鋒崗”等各項主題實踐活動,引導黨員踐行先鋒標準、爭當標兵模范。
助力鄉村振興的鋼企擔當
面對疫情反彈,鐵礦石、鐵合金、耐材、煤焦等原燃料價格大幅上漲等復雜多變的形勢,中陽鋼鐵以項目建設提升裝備現代化水平、以生態環保推動綠色高質量發展、以技術升級增強可持續發展動能、以智能化引領培育高質量發展新引擎、以特色文化建設推動企業培根鑄魂,實現了安全平穩高效運行。
中陽鋼鐵在發展壯大的同時,把建設和諧、富裕、文明的小康新農村放在與中鋼同步發展的高度,充分履行民營企業的社會責任。先后在興學助教、醫療廣電、道路交通、脫貧攻堅、美麗鄉村建設等公益領域投入巨資。主動承擔中陽縣三分之一的脫貧攻堅任務,助力全縣率先脫貧摘帽。
著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特別是對中陽縣陽坡塔村加大投入力度。目前,陽坡塔村普通老百姓都住進了小別墅,并配套學校、超市、無公害蔬菜大棚。近年來,中陽鋼鐵繼續在陽坡塔新建300多棟別墅,安排其他村民入駐,徹底改變村民居住環境。同時,積極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承擔中陽縣棚戶區改造、大醫院建設、八道軍山隧道等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為緩解全縣學校緊張、孩子入學難的困境,在中陽鋼鐵舊址建設了一座集教學樓、公寓樓、幼兒園、大操場、大餐廳為一體的現代化學校。
此外,中陽鋼鐵每年完成中陽縣稅收任務的60%以上,中陽縣共有15萬人,其中在中陽鋼鐵就業的就達1萬余人,有四分之一的中陽人直接受益于公司,加之商業、交通業、上下游服務于中陽鋼鐵的人大約又在萬人以上,為推動中陽縣社會穩定、人民幸福作出了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