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冶金報》記者在第九屆環渤海鋼鐵市場論壇暨蘭格鋼鐵網2013年會上采訪時,許多鋼貿商都表示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鋼鐵行業仍難走出“寒冬”,鋼價跌多漲少仍是常事,2014年可能還會更困難,鋼貿行業洗牌現象會加劇。一位鋼貿商對記者說:“本來以為今年鋼市會好于去年,但是這一年過下來我們感覺比去年更嚴峻、市場更嚴酷。”在鋼市“寒冬”中,業內人士分析稱,鋼貿行業唯有轉型升級,積極“自救”,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從目前情況看,當前鋼貿行業轉型發展呈現出三大新特點。
特點一:鋼廠庫存前移鋼貿商不做庫存
近年來,由于整個鋼鐵行業處在虧損的邊緣,鋼廠不滿足于生產領域的微薄利潤,也在積極調整產業結構,主動深入到流通渠道,占領更多的終端市場,一大批鋼廠紛紛成立了國貿公司、商貿公司。鋼貿商笑稱“鋼廠才是最大的貿易商”。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統計數字顯示,2013年重點統計鋼廠鋼材直供銷售增量明顯,寶鋼直供比例在70%以上;河北鋼鐵直供比例在60%左右,其帶鋼直供比例更是高達74.23%;馬鋼直銷比例也超過50%。
業內人士表示,鋼廠庫存前移就是把廠內庫存放到鋼材消費地,直接供應終端用戶。這樣可以緩解鋼廠因代理貿易商減少協議量而產生的庫存壓力,大大減少庫存帶來的資金占壓。同時,鋼廠直供終端可進一步深入下游產業鏈要效益,更加快速地實現回款,并且直接掌握第一手終端需求資料,更加科學地安排生產計劃。
今年,中小鋼貿商轉型升級的最大特點就是不做庫存,不博行情也不博市場;大型鋼貿商也紛紛主動減少與鋼廠的訂貨協議量。由于鋼材產能嚴重過剩,市場上供過于求,“做庫存風險大”已經成為鋼貿商們的共識。
此外,鋼貿商正在向平臺型的銷售企業發展,他們快速地把鋼材從鋼廠發到終端用戶手里,這樣不易受到鋼價上漲、下跌的影響,利潤也能得到保證。
特點二:電子商務營銷平臺不斷涌現
隨著我國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鋼廠也開始對電子商務積極關注,許多鋼廠今年花費大量人力、物力推進電子商務工作,希望通過電子商務來擴展新的銷售渠道,直接和終端用戶對接,而鋼貿商早在幾年前就開始嘗試電子商務。
業內人士表示,電子商務以其低成本、高效率、公開性、跨地域性等優勢已經成為當前鋼鐵市場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鋼鐵行業的電子商務已從早期的信息門戶,逐漸步入應用集成服務。電子商務為鋼鐵行業的信息整合、行情分析、市場銷售、物流運輸、金融衍生、標準化等作出了極大的貢獻。在未來鋼鐵行業電子商務的發展中,服務的延伸毋庸置疑是重中之重,從ERP(企業資源計劃)的管理延伸、鋼貿企業銷售的服務滲透,到市場資源的合理分配和對接,只有通過電子商務才能完成整合。電子商務將成為鋼鐵行業發展的一大趨勢,其參與者的數量和資金規模將逐步擴大,對行業的影響也將越來越大。
當前,一些鋼鐵網站把上游資源最大化地收集過來,同時把下游用戶需求盡量吸引過來,形成一個較大的交易規模。這種平臺的發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也成為很多鋼材網站的榜樣。業內專家指出,不少城市正不斷出現這樣新的平臺,這或將對鋼材流通格局產生較大影響。這些中間平臺的發展,可能會壓縮鋼材流通的層次,從原來的三級至五級,壓縮到二級至三級,整個鋼材流通行業的集中度有望進一步提高,可能出現一些超巨型的鋼材流通企業。
特點三:鋼鐵物流園區連鎖化
目前,鋼鐵物流行業也在向連鎖化、規范化發展。2013年,全國涌現出大量的綜合型鋼鐵物流園區,他們正在探索聯合發展的路徑,為鋼材現代化物流提供物理平臺,同時借助現代網絡技術的發展,完成現代鋼鐵物流園區的整合,希望實現跨區域聯合、跨區域信息共享和資源共享。
“物流園區不是在延伸產業鏈,而是在整合產業鏈,要把物流園區做成供應型的服務商。”一位物流園區的老總說,“物流園區不是一個市場,是一個供應鏈,做貿易的也好,做延伸的也好,都能很好地發揮功能。物流園區最重要的是為貿易商服務,同時采購商在這里也能享受到更好的服務。如果物流園區能夠實現跨區域聯合、跨區域信息共享和資源共享,彼此互補一下,就會形成合作共贏的關系。”